描述
当前產品介紹
AD220系列工業用熱電偶作爲溫度測量傳感器,通常與溫度變送器、顯示儀表、調節器以及記錄儀等配套使用,組成過程控制系統,用以直接測量或控制各種生產過程中-270℃…+1768℃範圍內的液體、蒸汽和氣體介質以及固體表面的溫度。
工作原理
熱電偶是由兩根不同材質的金屬在一端相連接而成的,直接測溫端叫測量端,接線端子端叫參比端。當測量端與參比端接觸點的溫度不同時,根據塞貝克效應(Seebeck effect),則在回路中將出現電流,稱爲熱電流;相應的電動勢稱爲熱電勢。其方向取決于溫度梯度的方向。借助于熱電偶參考表格(IEC584 / DIN43710 / ASTM E988),得出測量端的溫度。

熱電偶的熱電動勢將隨着測量端的溫度升高而增長。熱電動勢的大小只和熱電偶導體材質以及兩端溫差有關。和熱電極材質的長度和直徑無關。熱電偶適用于溫度範圍-270℃…1768℃的測量,優點在于快速響應時間和高抗振性能。裝配熱電偶通常由接線盒、絕緣套管、接線端子、熱電極等組成結構,並配以各種固定裝置組成。
技術參數
電氣出口:M20x1.5、G1/2 或 1/2NPT
精度等級:I級 ,II級
防護等級:IP65 / IP67
執行標准
IEC584
DIN43710
ASTM E988
GB/T30429-2013
GB/T18404-2001
GB16839.1-2018
JB/T8205-1999
主要技術指標
裝配式熱電偶型號及允差
| 品種 | 分度號 | 長期使用 溫度範圍℃ |
允差等級 |
| 镍铬-镍矽 | K | -40…1200 | 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| 镍铬矽-镍铬鎂 | N | -40…1200 | 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| 镍铬-銅镍 | E | -40…750 | 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| 鐵-銅镍 | J | -40…600 | 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| 銅-銅镍 | T | -40…350 | ±1℃ 或 ±0.75% | t | |
| 铂铑10-铂 | S | 0…1300 | ±1.5℃ 或 ±0.25% | t | |
| 铂铑13-铂 | R | 0…1300 | ±1.5℃ 或 ±0.25% | t | |
| 铂铑30-铂6 | B | 600…1700 | ±4℃ 或 ±0.5% | t | |
| t |=感溫元件實測溫度的絕對值,單位爲℃;
允差值取兩個數值中較大的一個。
铠裝式熱電偶型號及允差
| 品種 | 分度號 | 長期使用 溫度範圍℃ |
允差等級 Ⅰ 級 |
允差等級 Ⅱ 級 |
允差等級 P 級 |
| 镍铬-镍矽 | K | -40…1000 | ±1.5℃ 或 ±0.4% | t | |
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— |
| 镍铬矽-镍铬鎂 | N | -40…1000 | ±1.5℃ 或 ±0.4% | t | |
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— |
| 镍铬-銅镍 | E | -40…800 | ±1.5℃ 或 ±0.4% | t | |
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— |
| 鐵-銅镍 | J | -40…750 | ±1.5℃ 或 ±0.4% | t | |
±2.5℃ 或 ±0.75% | t | |
— |
| 銅-銅镍 | T | -40…350 | ±0.5℃ 或 ±0.4% | t | |
±1℃ 或 ±0.75% | t | |
— |
| 铂铑10-铂 | S | 0…1200 | — | — | ±0.3℃ 或 ±0.5% | t | |
| 铂铑13-铂 | R | 0…1200 | — | — | ±0.3℃ 或 ±0.5% | t | |
| 铂铑30-铂6 | B | 600…1400 | — | — | ±0.4℃ 或 ±0.5% | t | |
| t |=感溫元件實測溫度的絕對值,單位爲℃;
允差值取兩個數值中較大的一個。
熱電偶時間常數
| 熱惰性級別 | 時間常數(秒) |
| Ⅰ | 90…180 |
| Ⅱ | 30…90 |
| Ⅲ | 10…30 |
| Ⅳ | <10 |
熱響應時間
在溫度出現階躍變化時,熱電阻的輸出變化至相當于該階段變化的50%,所需要的時間稱爲熱響應時間,用T0.5表示
熱電阻公稱壓力
一般是指在室溫情況下保護管所能承受的外壓(靜壓)而不破裂。實際上容許工作壓力不僅與保護管材料、直徑、壁厚有關,還與其結構形式、安裝方法、置入深度以及被測介質的流速和種類有關。
熱電阻最小置入深度
應不小于其保護管外徑的8…10倍(特殊当前產品除外)。
自然影響
通過熱電阻中的測量電流爲5mA時,測得的電阻增量換算成溫度值應不大于0.30℃
常溫絕緣電阻
測量常溫絕緣點電阻的大氣條件爲:溫度15…35℃,相對濕度45…75%,大氣壓力86…106KPa,偶絲與外套管或偶絲之間的絕緣電阻應符合下表。
裝配式熱電偶常溫絕緣電阻
| 實驗電壓 V DC |
L≤1m絕緣電阻 MΩ.m |
L>1m絕緣電阻 MΩ.m |
| 500±50 | ≥100 | ≥100MΩ.m/L |
| 500±50 | ≥100 | ≥100MΩ.m/L |
| 500±50 | ≥100 | ≥100MΩ.m/L |
铠裝式熱電偶常溫絕緣電阻
| 直徑 | 實驗電壓 V DC |
L≤1m絕緣電阻 MΩ.m |
L>1m絕緣電阻 MΩ.m |
| Φ0.25 | 50±5 | ≥1000 | ≥1000MΩ.m/L |
| Φ0.5…Φ1.5 | 50±5 | ≥1000 | ≥1000MΩ.m/L |
| >Φ1.5 | 500±50 | ≥1000 | ≥1000MΩ.m/L |
注1:帶補償導線的铠裝熱電偶其常溫絕緣電阻按補償導線標准執行,每10米不小于5MMΩ·m/L。
注2:帶金屬插件的铠裝熱電偶絕緣電阻≥1000MΩ.m/L。
注3:上表不適用于露端式或接殼式熱電偶。
上限溫度絕緣電阻
熱電偶的上限溫度絕緣電阻應不小于下表規定:
| 上限溫度 tm (℃) | 試驗溫度 t (℃) | 電阻值 (MΩ) |
| 100≤tm<300 | t=tm | 10 |
| 300≤tm<500 | t=tm | 2 |
| 500≤tm<850 | t=tm | 0.5 |
| 850≤tm<1000 | t=tm | 0.08 |
| 1000≤tm<1300 | t=tm | 0.02 |
| tm≥1300 | t=1300 | 0.02 |
相關下載
| 類別 | 格式 |
| 選型手冊 | |
| 操作說明 | |
| 調試軟件 | RAR |
| 相關圖片 | JPG |



